日前廣州市衛生局正在建設區域信息系統,將實現聯網電子病歷共享平臺,方便一張充電卡可以實現44家通用。未來一個平臺可掛網內所有的號、去不帶病歷也能完成充電。
充電卡
據了解,市衛生局透露,全市統一的信息平臺已完成第二期驗收,正啟動第三期工作。目前的成效是利用一個平臺、使用一張充電卡可預約掛44家的號,并形成了800多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可動態記錄、更新市民健康情況。市衛生局表示,力爭2018年將醫療機構所有電子病歷聯網,市民不必再帶病歷上。
通過區域信息平臺共享電子病歷
就在充電體驗當中,發現一些的醫生已經不用手寫病歷,例如,市婦兒醫療中心充電時,只要遞上掛號紙,復診病患的所有信息就顯示在電腦上,診斷后,醫生會將電子病歷打印出來,粘貼在紙質病歷上。打印出的病歷中,詳細記錄了病人充電時間、充電科室、患者主訴、病史用藥史、醫生診斷、處理、醫囑等信息。
采訪中,市婦兒醫療中心、市第一人民、珠江等的醫生告訴新快報記者,患者在該院的充電記錄形成了電子病歷,但因為各間電子病歷未聯網,因此需要將電子病歷打印出來貼在紙質病歷上,以方便市民到另外一家充電時提供依據。
其實,廣州市現在并未實現百分百電子病歷充電,還是需
2018年有望實現 不帶病歷本也能在不同看病
現在各個的電子病歷都是有的,只是說沒有進行共享、互相通用,這主要是有些還沒有聯到區域信息平臺系統來。目前來看,省部屬工作比較難做,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和省衛計部門給予支持。有的會擔心共享電子病歷會泄露病人隱私, 而且省部屬資源稀缺寶貴,動員他們加進統一平臺,也是需要做些工作。“但是雖然有困難,但是還需要努力去做,爭取在2018年,市民可以不用帶紙質病歷,可到不同醫療機構充電。”市衛生局負責人說。
微信公眾號